增发1万亿元国债,重要信号!

      1万亿元国债来了!
      为何要在此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释放了什么信号?
      增发1万亿国债
      今明两年安排使用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当前已进入四季度10月下旬,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能够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落实。
  
      为何要在此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朱忠明指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抓紧补短板、强弱项,体系化全面提升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主要用于8个方向
      “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据财政部介绍,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增发的国债主要用于8个方向: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指出,通过增发国债加大中央投资力度,能够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促进资金使用精准有效,本次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表示,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释放了什么信号?
      外界关心,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是不是作为提振经济的重大举措?
  
      朱忠明回应称,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
  
      “当然,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朱忠明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中新财经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持续恢复,但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总需求仍需进一步提振。增发国债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需求,为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运行打下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一段时间以来,信心不足制约了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影响了投资和消费,当前增发国债超出市场预期,释放了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
      赤字率突破3%意味着什么?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方案,这次增发2023年1万亿元国债以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
  
      朱忠明表示,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
  
      在罗志恒看来,中央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预算调整,赤字率将上升到3.8%左右,以实际行动打破3%赤字率的束缚,充分利用我国较大的中央财政空间。
  
      据悉,财政部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
      —————END—————
     
免责申明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本公众号旨在丰富大家专业知识、资讯,提升同仁业务水平。尊重所有原创者的劳动成果,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深圳市国际金融研究会简介———
      深圳市国际金融研究会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及投融资等金融专业人士联合发起,经深圳市社团管理部门民政局批准于2002年成立。是金融领域的社团组织、是金融界理论创新与探索实践的平台,是金融新思想、新方式交流激荡的高地,是专家学者、金融业者和咨询专家沟通交流,实现共享共赢的园地,力争成为中国具影响力的金融社团组织之一。
      针对研究会未来发展,我们构建了目前国内外投融资品类最齐全的服务平台。同时在国内外投行业务、投融资业务、企业咨询业务、法务服务、财税服务、金融服务及相关业务。研究会聘请了业内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设立顾问团、并搭建了国际金融商学院和金融与产业研究中心等26个专业委员会、10个研究院和1个智库。同时构建了研究会企业文化体系、组织体系、业务体系和战略合作体系。为政府、产业园、企业和企业家及会员提供专业和个性化服务。
      紧紧跟随社会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围绕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建设工作重点,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新型示范区重大机遇,竭诚为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服务,秉承“敬畏规律,遵从规则,严守国本,勾联世界,服务本真”的理念,用先进思想、创新思维与前沿科技,满足金融服务本质,造福经济和社会发展。
 
Copyright © 2012-2023 深圳市国际金融研究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3147641号 | 技术支持:助流科技